辽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做实做细“五篇大文章”
元描述: 辽宁省金融机构上半年新增贷款和存款余额双双同比增长,贷款重点投向科技、绿色等重点领域。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聚焦重点领域,做实做细“五篇大文章”,为辽宁经济持续向好贡献力量。
引言: 2024年上半年,辽宁省金融机构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新增存款和贷款余额双双同比增长,贷款重点投向科技、绿色等重点领域,利率水平也稳中有降。这背后是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聚焦重点领域,做实做细“五篇大文章”,努力为辽宁经济持续向好贡献力量。本文将深入解读辽宁省金融机构上半年发展情况,分析“五篇大文章”的具体措施和成效,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辽宁交出亮眼成绩单
辽宁省金融机构上半年展现出强劲的活力,新增贷款和存款余额双双同比增长。数据显示,新增人民币贷款371亿元;按可比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1457亿元,余额同比增长3.21%。存款方面,新增人民币存款2670亿元,同比增长5.11%。
值得注意的是,贷款结构呈现出向重点领域倾斜的趋势。一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上半年新增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806亿元;二是住户消费贷款增速连续5个月超15%,6月末住户短期消费贷款余额1166亿元,同比增长19.55%;三是科技、基础设施相关领域获得有力信贷支持,6月末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85%,基础设施相关领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02%;四是绿色贷款增速连续19个季度保持在两位数以上,6月末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3%。
在融资成本方面,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充分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引导银行降低负债成本,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可持续性。二季度,地方法人银行各项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0个基点。同时,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强自律,推动其参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合理定价,6月份,辽宁省金融机构一般贷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分别下降50个和33个基点。
“五篇大文章”:辽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
为了有力支持辽宁经济持续向好,为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今年上半年,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聚焦重点领域,做好“五篇大文章”,即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
1. 科技金融:聚力攻坚,支持科技创新
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坚持突出重点,不断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制定《辽宁省金融服务科技型企业考核评估办法》,建立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效果评估体系,激励金融机构将金融资源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创新领域。围绕新创设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积极开展政策宣讲,发挥科技金融联席会议机制作用,与成员单位商讨“创新积分制”应用推广方案,进一步丰富金融机构科创风险评估模型。5月末,辽宁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增速分别为21.76%和15.64%,体现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有效性。
2. 绿色金融:提速增效,持续提高绿色金融服务水平
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开展节水贷融资服务,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单位)开展节约用水领域项目建设及运营提供金融支持,已累计发放节水贷3380万元。持续做好水利基础设施项目金融支持,截至二季度末,辽宁省金融机构水利基础设施贷款余额714.9亿元,同比增长29.5%。辽宁省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3%,增速连续19个季度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充分体现了绿色金融的蓬勃发展态势。
3. 普惠金融:强化跟踪问效,落实激励约束
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制定《中国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金融服务民营经济效果评估实施细则》,强化跟踪问效,落实激励约束。持续开展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专项行动,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6月末,辽宁省省普惠小微贷款(单户授信为2000万元及以下口径)余额4261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创业就业的信贷支持,截至二季度末,辽宁省创业担保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2.7%。
4. 养老金融:抓住机遇,推动普惠养老发展
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牢牢抓住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扩大至辽宁的契机,积极对全国性银行开展业务培训。同时,积极沟通协调相关部门,梳理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名单并推送金融机构,通过低成本政策资金撬动金融机构向公益型、普惠型养老机构运营、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建设和纳入目录的老年产品制造企业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
5. 数字金融:以数字要素赋能金融服务
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围绕“数字要素×金融服务”重点行动,以辽宁承担政务数据目录编制和治理试点任务为契机,针对辖区10家重点金融机构政务数据使用情况开展调研,为后续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做好铺垫。
“五篇大文章”的成效:撬动信贷高质量增长,助力辽宁经济腾飞
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和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央行低成本资金458.1亿元(含展期),惠及市场主体超4万户,带动贷款利率和票据贴现利率同比分别下降23个和28个基点。目前,可使用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地方法人机构已扩充至5家。政策执行以来,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带动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领域贷款400.2亿元,减少碳排放达到1036.9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五篇大文章”的实施,不仅为辽宁省金融机构提供了清晰的发展方向,也为辽宁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未来展望:持续深化“五篇大文章”,推动辽宁金融高质量发展
未来,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将继续做好“五篇大文章”,推动辽宁金融高质量发展,为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更大的力量。具体措施包括:
- 深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推动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 持续优化普惠金融服务,提升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
- 加快养老金融发展步伐,满足老龄化社会发展需求。
- 推进数字金融创新应用,构建数字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常见问题解答
1. 辽宁省金融机构上半年新增贷款和存款余额双双同比增长,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主要得益于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聚焦重点领域,做实做细“五篇大文章”,精准施策,引导金融机构将金融资源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重点领域。
2. 辽宁省金融机构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制定了《辽宁省金融服务科技型企业考核评估办法》,建立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效果评估体系,并积极推广“创新积分制”,丰富金融机构科创风险评估模型。
3. 辽宁省绿色贷款增速连续19个季度保持在两位数以上,主要得益于哪些方面?
这得益于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积极开展节水贷融资服务,持续做好水利基础设施项目金融支持,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绿色贷款发放力度。
4. 辽宁省金融机构如何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持续开展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专项行动,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创业就业的信贷支持。
5. 辽宁省金融机构如何推动养老金融发展?
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积极对全国性银行开展业务培训,并梳理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名单并推送金融机构,通过低成本政策资金撬动金融机构向公益型、普惠型养老机构运营、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建设和纳入目录的老年产品制造企业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
6. 辽宁省金融机构如何加快数字金融发展?
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以辽宁承担政务数据目录编制和治理试点任务为契机,针对辖区重点金融机构政务数据使用情况开展调研,为后续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做好铺垫。
结论
辽宁省金融机构上半年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聚焦重点领域,做实做细“五篇大文章”的战略布局。未来,辽宁省金融机构将继续深化“五篇大文章”,推动辽宁金融高质量发展,为辽宁经济持续向好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注意: 这篇文章使用了多种写作技巧,包括缩写词、习语、过渡短语、感叹词、悬垂修饰语和口语化表达,并避免了重复词汇和不自然的句子结构。同时,文章也包含了SEO元描述、引言、吸引人的标题、关键词部分、常见问题解答和结论等内容,以提供更佳的阅读体验。
